公司新闻

BOB手机天然钻石的优势及发展前景

  BOB手机APP之前发布了和分析师Paul Zimnisky的 对话解读 之后,我陆续收到了一些业内外朋友的私信,其中有一个问题很有意义:

 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,爱情是专属于人类的、独特的情感诉求。在这种情感诉求的作用下,人类会寻找某种产品或者材料来作为载体,用于向对方表达这份情感。理论上讲,这个载体可以是任何东西,比如一根绳子、一个碗、一本家谱、一套房子等等,它的意义在于象征和纪念。

  天然钻石所具备的稀缺和纯净的特质,正好能够满足这类情感诉求。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戴比尔斯(De Beers)会以此为突破口,将钻石和爱情捆绑到一起,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商业成就。无论我们是否喜欢戴比尔斯,都无法否定“钻石恒久远”的划时代意义。

  但是,钻石并不是唯一能和爱情绑定的产品或材料,一直以来这都是共识。只不过媒体和零售端进行了长期的宣传,导致部分消费者产生了关于“唯一性”的偏见。

  然而这究竟是不是营销的错呢?将材料和情感诉求捆绑的做法是不是一种骗局呢?

  在消费品的世界里,假如企业不做营销,就没法产生大量销售和业绩增长,这是铁一般的事实。除非是“虚假营销”,即进行错误信息的传导和宣传,否则就不能将其定义为骗局。如果认为营销就是骗局,那么盲盒、明星同款运动鞋等等全都是骗局,因为他们将某种材料(产品)和人类的好奇感、崇拜感捆绑到了一起。

  有人曾经认为“营销导致了天然钻石价格过高”,这在过去资源垄断的某个时间段内是有道理的。但进入21世纪之后,随着俄罗斯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发现了新矿之后,资源垄断消失了,营销的作用变得更加纯粹了。

  近二十年的状态是:营销拉动需求,从而影响供求关系,供求关系的变化继而导致了价格的波动。

  只不过问题在于,天然钻石行业过去的营销太成功,以至于让很多人眼红、指责甚至谩骂。加上2007年前后开始的“十年营销空窗期”,更是引起了不少人对天然钻石的价值产生质疑。

  在众多媒体为了流量而制造的各种碎片化信息中,“骗局论”愈演愈烈。受这种“理论”波及的公司和品牌有很多,如戴比尔斯,如DR钻戒。他们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运作且颇有成效,但媒体往往擅长抓住并激发民众的“逆反心理”。

  我曾经在2022年5月8日发布过一个视频,名字叫《钻石行业的底层逻辑》,其中提到了一个概念,叫“价值共识”。商业社会中,任何商品都具备自己的“价值共识圈”,并在该共识圈内进行交易。共识圈越大,交易规模也越大,反之亦然。

  前面说过的盲盒和限量版运动鞋,以及前段时间议论纷纷的虚拟货币等等,都是同样的道理。

  当然,共识圈的内容是会发生改变的。因此,钻石行业的通用营销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地变化着。如2021年11月1日戴比尔斯提出了全新的钻石理念:“钻石=承诺”;NDC(天然钻石委员会)大量披露“钻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”和“钻石行业对当地社区的贡献”等宣传内容,这些都是通用营销与时俱进的表现。

  国内也有一些品牌正在很有效地运营自己的“共识圈”,比如DR钻戒就是值得一提的案例。“男士一生只能订制一枚”的定位精准,营造的共识圈也很坚固,令其成为了订婚钻戒细分行业的领军品牌。至于来自共识圈之外的质疑和攻击,从客观上讲也确实可以理解。

  所以我认为,钻石营销的影响力能持续多久,这取决于通用营销能以何种内容、何种强度持续多久。

  什么是“恒久远”?与时俱进地、持续地开展营销,这才是存在于几乎整个消费品行业中的“恒久远”。

  需要承认的是,“钻石=爱情”的价值共识圈依旧很大,大到覆盖了几乎全世界的新婚人群。

  前面说过“爱情是人类专属的需求”,以及天然钻石稀有、纯净的特质,这是两者能够被绑定的前提。至于它俩之间能否被持续绑定,取决于几个不同的因素:

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上述三点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改变。尽管对于一部分人而言,谈情说爱不如快速捞金,但追求和珍视永恒爱情的人依然不会少。这与婚姻数据并没有绝对的关系,毕竟两个人相爱并不一定要结婚,但相爱确实会产生馈赠。

  至于稀缺性,由于缺少大规模新矿的缘故,未来五年内全球天然钻石的开采量都会稳定在1.1-1.3亿克拉之间(毛坯)。即使以后能够发现大型新矿,从勘探到商业开采还需经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。

  在营销方面,大量零售商还是从婚庆领域着手宣传钻石,尽管手法不一、层次各异,但整体思想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。如今加入了“可持续发展”和“承诺”的概念后,实质上是为天然钻石开辟了一个新的营销内容空间。假如过去90%的人因表达爱情而购买钻石,今天这个比例降到了50%,其实对于钻石行业而言并不是坏事,因为这恰恰说明营销的内容更加多元化、影响范围也更广了。

  是的,就像开采黄金、白银、煤炭等等矿物一样,任何开采行为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。但如果论及“可持续发展”,就要明白这里面所包括的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。

  ESG是我们通常在理解可持续发展时用到的概念,其中包括了环境、社会、公司治理三项内容。我们需要看待一个行业是否在环保方面做出了弥补措施、是否对社会有贡献(比如增加就业)、是否执行合理合规的公司治理(比如性别歧视、种族歧视等等)。

  客观地讲,天然钻石行业的几位巨头们在这三个方面做得都不错,每年也会发布很多的ESG报告。有人质疑他们是在作秀,但事实上,虽然存在作秀的嫌疑,但他们的确是为当地的社区治理、经济发展和教育环境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。

  以戴比尔斯(De Beers)为例,它以50/50的比例与各国(如博茨瓦纳等)成立合资公司,在当地投资开采天然钻石毛坯,为当地政府创造收益,协同当地社区扶植女性创业,这些都是公开的事实。有趣的例子有很多,比如它修建公路引导大象顺利迁徙,以避免开采所在地的象群数量减少;它通过GemFair计划帮助非洲的小矿主们把毛坯输入国际供应链,避免产生更多的走私钻石等等。

  还有俄罗斯的埃罗莎(Alrosa),会在开采当地的河流中不定期投放几亿条鱼苗,以维护该流域的生态平衡。

  这些事情在我之前的文章中都提到过。关键是,如果不这样做,会有大量的NGO和环保组织上门找他们的麻烦,恐怕就连当地政府也会受到牵连。

  另外,在新的时代里,消费者变得“不再顺从”,他们渴望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,以便更好地了解一家公司、一个品牌“背后的故事”。这也直接影响了天然钻石行业的发展轨迹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才终于知道原来戴比尔斯会为大象开路,埃罗莎会养鱼。只不过有些时候,部分媒体还是只愿意叨叨那些污点,并刻意避开积极的内容,因为在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的潜规则下,负面报导更能吸引眼球。

  所以天然钻石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吗?这也许真的取决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了。

  品牌就像一个喇叭口,通过市场运作将理念和产品传递给自己的客户(以及潜在客户)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社会上针对某种产品出现大量讨论(或争议)时,大部分消费者最终选择的还是品牌,而不是产品或者材料本身。原因很简单:碎片化的信息无法形成系统理解,只有品牌力才能对实际消费起到推动作用。

  碎片化信息越多,消费者产生的困扰和疑惑也越多。此时,消费者会从“考量产品”向“考量品牌”过渡,去了解某个品牌是否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,如客单价、信用背书、社会新闻等等。

  因此,品牌是零售市场的关键,产品只是一种载体。在戴比尔斯的行业洞察报告中有这么一张图,可以体现(美国市场)年轻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青睐程度:

  ▲ X世代以后的人群,购买品牌珠宝的比例远高于无品牌珠宝。图源:戴比尔斯《钻石行业洞察报告2022》

  通常我们在谈珠宝零售的时候,会讲到三个模式:品牌驱动、渠道驱动、产品驱动。这三者在市场上互为补充,打造了一个个不同的品牌,并促进了零售业的发展。

  国际上能够真正满足品牌驱动的公司其实并不多,比如海瑞·温斯顿、梵克雅宝、尚美、卡地亚、蒂芙尼等等。这些公司均获得了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。

  从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,渠道驱动和产品驱动的模式是比较成熟的,但纯粹的品牌驱动模式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有时候我们有一个误区,认为“门店越多,就是品牌驱动力越强”,其实这一种误解。很多时候,“门店多”代表的只是“铺货能力强”。比如某个品牌的加盟店很多甚至占了绝大部分,那么这依旧是渠道驱动模式,而不是品牌驱动模式。

  另外,眼下大热的黄金珠宝品牌,大部分都是渠道驱动型或产品驱动型。他们在市占率、销售额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,但在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却与上述的品牌驱动型企业有很大的差别。

  请注意:三种驱动模式对品牌和市场建设都是有益的,我对其不存在任何的倾向或优劣排序,请不要曲解。

  当然,回到品牌本身来看,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可以“征服所有人”(也没必要去征服所有人),任何品牌的宣传都会遇到赞同者与反对者,这还是跟前面说过的“价值共识圈”有关。比如提出“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”的DR钻戒,虽然受到了一些质疑,但依然能在2022年获得近40万对新人的青睐,并能保持健康充沛的现金流。这就是品牌的力量,值得很多人学习。

  顺便说一下,不在热恋中的人,确实很难理解“一生一枚”的吸引力,这很正常。

  最近的例子,莫过于新冠疫情的影响:2020年的需求暴跌、2021年的市场反弹、2022上半年的惯性上扬,以及2022下半年的市场萎缩,无一不反映了钻石行业强大的弹性。

  下面两张图出自贝恩的全球钻石行业报告,相信可以立刻从中找到有关“弹性”的证据:

  ▲ 左:往年个人奢侈品和钻石珠宝消费变化;右:以2019年为基础的钻石珠宝销售变化。图源:贝恩咨询公司

  各地理区域的涨跌差异也是存在的,如2008-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,美国市场需求出现暴跌,而中国市场迅速崛起,拯救了整个行业。从近期来看,中国市场在Q1开始复苏是事实,只是距离大规模反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  这种弹性甚至可以在不同区段的钻石上得到体现,如近一个季度由于中国市场的复苏,引起了0.30克拉裸钻价格连续十余周的涨价(如下图,数据源为Rapaport)。

  钻石及珠宝行业的弹性是经过历史验证的,因此当钻石市场出现波动、价格出现起伏的时候,我们无需立刻质疑这个行业,而是可以将“弹性”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点进行理性分析。

  首先,目前的通用营销投入是不够的。­对比之前戴比尔斯每年在全球投放的3-5亿美元,目前NDC(天然钻石委员会)每年的投入大约只有8500万-1亿美元。埃罗莎(俄罗斯)受到制裁后停止了对NDC的资助(占比约40%),这给未来的营销造成了一定的困扰。

  但据我的观察,NDC并没有因此停止通用营销,他们于3月中旬在北京国际珠宝展上投放的大幅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

  其次,行业信息透明化依旧处于初级阶段。戴比尔斯采用Tracr区块链技术充分披露钻石的源头和历程信息、Sarine出具Light Performance光性能证书对钻石的切工进行更细致、更直观的描述,以及AI加持下的自动分级技术……这些无一不是源自消费端近几年的需求。但这些工作目前依旧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  然后就是近期地缘政治对行业的影响较大。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之后,原本供应全球50%小颗粒毛坯的埃罗莎在产品输出方面受到了制约。尽管比利时2022年依旧进口了价值15.2 亿美元的俄罗斯毛坯,但不可否认连续的制裁已经造成了小颗粒毛坯的严重短缺,从而引发价格上涨。

  毛坯涨价导致中游利润受损、溯源需求强行分割钻石供应链,这些都是钻石行业潜在的危险。Rapaport曾经在去年四月的文章《 焦虑之源 》中讲述了“供应链分化”的可能,并在五月的报告中提出了行业分化的判断。

  有舆论将培育钻石视为“头号劲敌”,认为它搅乱了市场规则、拉低了消费者对钻石价值的认知、抢走了天然钻石的客户等等。但人们似乎忽略了两个基本的事实:

  3月28日,戴比尔斯前执行官 Bruce Cleaver 在以色列国际钻石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“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完全可以共存”,因为两者的价值定位不同。除此之外,从积极的角度看,培育钻石将来会成为一个“入口”,满足那些想买钻石但预算不够的人群。这难道不是在共同协作、做大市场吗?

  消费市场是分层级的,每一座金字塔都有自己的头部、中部和底部。一类产品处于什么层级,取决于该行业如何维护自己的价值、如何扩大自己的价值共识圈。天然钻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,在维护价值和扩大共识圈方面有深厚的经验。所以,与其担忧或排斥新产品,不如好好开展自己的工作。

 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:“ 无论经营天然钻石还是培育钻石,其主旨是让消费者得到自由和愉悦,而不是由运营者扮演正义使者的角色去搞什么道德教诲 。”目前在社交媒体上较多出现的互责、争斗和谩骂,满足的是键盘侠们卑劣的快感,以及某些平台对流量的贪婪。真正涉及零售的层面时,品牌力、客户精准度、价值共识才是关键。

  天然钻石已经具备了相当强大的资本优势、营销优势和品牌优势。所谓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这些优势都是经历了百余年发展后的结果。这个行业曾经发生的各种起伏,对整个消费品行业来说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。

  经历了“十年空窗期”之后,天然钻石已经重拾了通用营销。与此同时,“钻石=爱情”的观念依旧大范围存在,并且钻石行业的营销内容正在与时俱进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。

  对于零售市场而言,品牌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在信息爆炸的年代,消费者最终相信的是品牌的价值,而非材料。所以对于运营者而言,无论以“爱情”为主导,还是以其他元素为核心,如何为自己的目标客户带来愉悦的感觉、让他们获得优质的构买体验,这始终都是关键的工作。至于来自共识圈以外的不解、指责和谩骂……既然无法阻止,不如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”。

  我相信钻石行业的未来是美好的——无论天然钻石还是培育钻石。只不过在迈向未来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保持谨慎、保持与时俱进、保持对消费者的尊重。毕竟,他们才能最终决定这个行业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