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全世界BOB手机官网最大的骗局​了!

  一个安徽的大姐,满心欢喜把自己十多年前花一万八买的钻戒,拿去回收,结果老板开价 180 元。

  一个十分的碎钻,商场要价一万多,但只要一离柜,价值基本约等于几个废啤酒瓶。

  今年钻石的价格一路狂跌,早就已经跌破 40%,狐妹觉得,还有下降的空间。

  钻戒明星品牌 I Do,在年初宣布破产,曾经身家 30 亿的李厚霖连 23 万的装修欠款都还不起了;被万千少女拥戴的新兴品牌 DR,今年生意也格外惨淡,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42%,净利润锐减 73%。

  凭一句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”,戴比尔斯把地球上一种小而坚硬的普通矿物变成无价之宝。

  如果说,200 多年前,因为技术问题,钻石确实很稀有。但后来全球陆续发现了很多钻石矿,储量超过 25 亿克拉,钻石的稀缺性荡然无存。

  于是,戴比尔斯搞起了垄断。把全球 90% 的钻石资源尽收囊中。不仅严格控制每年的产量,还聪明地把钻石和爱情强绑定。

  就这样,收割了全球新婚夫妇上百年的“智商税”。那句“a diamond is forever”被评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广告语,同时也被指责为 20 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。

  直到 1998 年,一份名为《暴戾的买卖》的报告,揭露了这门生意光芒背后的血腥。

  报告中指出,这些钻石很多都是南非当地居民在军阀的胁迫下开采,手无寸铁的非洲居民在矿坑中日夜淘沙,哪怕私藏一小颗都会被当场枪决。

  以“血钻”风波为导火索后,又随着一个又一个新矿不断被发掘。戴比尔斯的商业神话开始动摇,其所控制的全球钻石比例已经在 24 年里下降了 49.2%。

  几十年后,一家公司就在中国重演了戴比尔斯当年的辉煌,它就是迪亚股份旗下求婚钻戒品牌 DR。

  他们策划了一场空前绝后,比肩当年戴比尔斯的浪漫营销。购买者只能是男性,必须签订真爱协议,凭身份证一生只能定制一枚求婚钻戒。

  猛地一听,你以为自己是在守护至死不渝的爱情,但其实只不过是资本营销中的一环。

  同样是 0.5 克拉的钻石,DR 的售价要比竞品高出七八千元,毛利率高达 70%。

  这还得感谢咱们河南老乡,全球每 2 颗珠宝级人造钻石,就有一颗来自河南。

  现在,咱们用籽晶片和甲烷制造人工钻石,每个气体槽,一星期就能长出一克拉大小的钻石。

  为了打击人造钻石,他甚至花四千多万美元,煞费苦心地研发了一个“人造钻石鉴定仪”。

  很多人误以为,培育钻石就是假钻,但其实这就是货线 年,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修改了钻石的定义,去掉了“天然”一词。从科学上说,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没任何区别,都是钻石。

  打个比方吧,冬天院子里的冰跟冰箱里的冰,两者有啥不一样?你让专家去鉴定,他 CPU 烧干了,恐怕都分不出来。

  而且钻石也不能像鞋子包包那样,买个品牌溢价。因为钻石实在太小了,logo 没地方印。

  这就是和消费者花钱买奢侈品一个道理,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来是什么牌子,那钱花的毫无意义。

  没啥稀缺性,又没有品牌属性,造就了钻石的另一大致命弱点——没有回收价值。

  在过去的一年内,戴比尔斯销量持续下滑。今年上半年,利润骤降了 60% 以上,不得已将其主流产品打了个六折。

  以前他卖到 2400 美元 1 克拉的高价钻石,如今已经降到了 850 美元,价格足足下降了 65%,但仍旧没有什么人买。

  国际钻石价格指数,从去年的 158 一直跌到今年的 110 左右,创下了近 5 年来新低,跌幅差不多是 30%。

  当然,有钱人花钱买个情绪价值也行,但经济紧张的年轻人就别再盲目跟风了。难道非要把钱打了水漂,才能证明你们伟大的爱情?BOB手机APP下载